浙江银驰轴承科技有限公司

迷宫密封在风机上的应用与制造工艺改进

2017-05-09

陆雪梅
(江苏金通灵流体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通 226000)
  摘 要:介绍了迷宫密封的机理及其采用的型式,阐述了其制作工艺,并对其进行了改进,指出了改进效果。
  关键词:迷宫密封;应用;工艺;改进
  1 迷宫密封的密封机理
  流体通过迷宫产生阻力并使其流量减少的机能称为“迷宫效应”。对气体而言,有流体力学效应,其中包括摩阻效应、流速收缩效应,还有热力学效应,即气体在迷宫中因压缩或者膨胀而产生的热转换。此外,还有“透气效应”等。迷宫效应是这些效应的综合反应。
  为说明迷宫密封装置的密封原理,我们首先对气体在密封中的流动状态进行分析。当气体流过密封齿与轴表面构成的间隙时,气流受到一次节流作用,气流的压力和温度下降,而流速增加。经过间隙之后,进入两密封齿形成的较大空腔,如图1所示。气体在这一空腔,容积增加、速度下降,并形成漩涡流动,产生一定的热能。气体每经过一次间隙和空腔,气流就受到一次节流和扩容作用。随着气体流经间隙和空腔数量的增多以及间隙值的减小,气体的流速和压降越来越大,待压力降至近似背压时,气体不再继续外流,从而实现了气体的密封。
  2 迷宫密封的具体应用
  多级鼓风机、煤气风机的级间和轴端密封常采用如图2所示的几种型式。
  一般来说,a、b、c三种密封型式的密封材料选用铝板材料,d型式密封材料选用巴氏合金材料。
  3 一般制作工艺
  (1)加工工艺。上述几种类型的密封型式,一般均可采用整体加工,然后沿中分面线切割剖分,然后进行组装。
  (2)存在的问题。对于小尺寸迷宫密封,按照整体加工的方法进行制作较容易实现,但对于尺寸较大的密封加工难度就相对较大;线切割时中分面对中性有误差,安装时密封环中分面处有高低不平现象;对于较大直径的密封环而言,整体下料制作材料利用率较低。
  4 制作工艺改进
  相对而言,镶嵌式密封尺寸较大、数量较多,同时密封环较薄,不易加工。针对此特点,我们在工艺方法上进行了改进和调整,工艺步骤如下:
  (1)将整体圆环形下料该为下料成直条状;(2)设计工装将直条弯曲卷制成半环形;(3)将半环形密封环镶嵌入密封体中;(4)进行整体机加工。
  卷制工装如图3所示。
  在制作加工时还需注意的具体细节有:
  (1)下料时直条长度应略大于圆弧半个弧长,以方便卷制。(2)工装设计时应考虑材料的卷制回弹量。(3)将半环形密封环镶嵌入密封体中时应考虑密封环与密封体的固定,使其在车加工时不至于相对位置变动。可以打上样冲眼让其咬合,或者镶嵌好后使用502胶水进行粘胶。(4)整体机加工时应先用刀背面或小圆柱体将密封环扶正,以保证加工的倒角匀称美观。
  5 改进成效
  5.1节约了生产成本
  现以外径φ370、内孔φ330密封环为例,圆环形下料面积113411mm2,而直条下料面积28990mm2,圆形料耗料是直条料的近4倍。
  5.2减小了加工难度
  薄壁圆环相对较难加工,加工后再镶嵌进去也是一个问题,而直条卷制镶嵌后再加工相对刚性大、加工较方便。
  5.3提高了产品质量
  通过改进,保证了密封环与密封体的同轴度,提高外观质量,消除了中分面错边、齿形不匀称等现象。
  6 结语
  针对迷宫密封的特点,通过设计工装、改进工艺,克服和解决了镶嵌型迷宫密封下料成本大、过程加工不方便等一些问题,提高了产品质量,达到了工艺改进的目的。
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5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