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银驰轴承科技有限公司

油液的污染与防治

2017-09-11

  一、总述
  液压传动是以液体(油或水)为工作介质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一种传动方式(油压的占大多数)。它具有可以输出大的推力或转矩,在相同功率条件下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传动平稳、工作可靠、操作方便、易于实现无级变速等优点,所以在机械设备中,液压传动被广泛应用。特别是近年来,液压与微电子、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使液压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成为发展速度Z快的技术之一。随着液压技术的发展,液压系统在各工业部门的应用日益广泛。因此确保液压系统的正常动作,增加工作的可靠性非常重要。有关资料统计,液压系统的故障有75%以上与液压油的污染有关,防止液压油污染可以避免许多故障的产生。
  二、油液污染
  油液污染主要分为:气污染、水污染、固体颗粒污染。
  1、气污染
  液压系统中液压油是不可压缩的,但空气可压缩性很大,即使系统中含有少量空气,它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系统中进入少量空气,可在油箱中发现针状气泡。如果系统中进入大量空气在油箱中就会出现大量气泡,使油液呈泡沫状,甚至油液溢出油箱。由于气泡容易被压缩,导致系统压力下降,能量传递不准确,不稳定,产生噪声和振动、压力波动、液压元件工作不稳定、运动部件产生爬行、换向冲击等故障。溶解在油液中的空气,在压力较低时,就会从油中逸出产生气泡,形成空穴现象。大量的气泡破坏了油液流动的连续性造成流量和压力的不稳定。到了高压区,在压力的冲击下,这些气泡又很快被击碎,急剧受到压缩,使系统产生噪音。气泡在受到液压泵、液压缸、液压阀等液压元件的压缩时,还会释放出大量热量,产生局部高温,促使液压油蒸发,热分解和氧化,使液压油变质污染油液。它所产生的高温气体的氧化作用还会使金属表面剥蚀或出现海绵状的小孔。损坏液压元件。
  产生的主要原因:液压泵、液压阀、液压缸、管接头等密封不良以及油液的质量差(消泡性不好)。
  2、水污染
  油液中混入一定的水分后,会使油液乳化,起沫。液压系统油箱内进入水分,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会生成棉絮状沉淀物。还会使系统中的液压泵、液压阀、管道、油箱生锈产生故障。
  产生的原因:冷却器损坏造成冷却水混入油液、从油箱盖上进入冷却水或乳液、高温高湿的空气从空气滤清器进入油箱,在油箱中凝结成水混入油液。
  3、固体颗粒污染

  油液中混入铁屑、砂粒、金属粉末、金属锈片、焊渣、纤维、灰尘、磨料、密封件油漆等被油侵蚀以及油液变质使油液中产生的胶状物等杂质会堵塞液压元件的阻尼孔,或引起液压泵、液压阀等液压元件中活动件的卡死使其产生故障。如先导溢流阀:当主阀芯的节流阻尼孔堵塞时,会使系统压力建立不起来。先导阀芯的阻尼孔堵塞,使溢流阀失去溢流作用,产生憋压,压力随负载变化而变化,高压时将出现危险。污染物堵塞或卡死元件发生突发性故障,严重影响工作可靠性和安全性,这种故障只是暂时的,污染物清除后液压元件会重新的正常工作。液压油中混入杂质,还会加快液压元件的磨损,使内漏增加,工作性能下降,导致液压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磨损严重时窜油失效,缩短液压元件的使用寿命。
  实际上,各种液压元件件对污染物的敏感都是在一定范围内的,污染物颗粒直径过大,会堵塞元件阻尼孔;直径过小,会从液压元件相对运动部位的间隙流过,磨损液压元件。由于污染物随油液不断的进行循环,从而加大运动部位的磨损。
  油液的污染物大致有如下三个来源:1、机器和油液系统安装(使用前)带来的(如焊渣、切屑、铁锈、砂于、棉、磨料等);2、油液转运时从外界混入的(如尘埃、水等);3、机器运转时,系统内部产生的(如金属磨粒、锈、油变质后的生成物、密封材料磨粒和剥离片、水等)。
  油液的污染度有两种表示法。宝钢主要是选用美国NAS法(见表1),按照每100毫升油中含有不同大小颗粒的数量来分级。
  三、污染防治
  1、气污染的主要防治方法:(1)避免油管破裂、接头松动、密封件损坏;(2)加油时,避免不适当地向下倾倒;(3)回油管要插入油面以下;(4)避免液压泵入口滤油器堵塞使吸油阻力增大,不能把溶解在油中的空气分离出来。(5)系统中应该正确安装放气阀。
  2、油污染的主要防治方法:(1)经常检查冷却器是否完好,及时更换破损的冷却器。(2)油箱盖要盖好,不要让冷却水或乳液等洒到油箱盖上流入油箱。(3)油箱底部应该有放水阀。(4)如果当地空气湿度过大应当加装油水分离机。
  3、固体颗粒污染的主要防治方法:(1)安装时要认真清洗各液压元件。(2)加油时要过滤。(3)加完油要把油箱盖严。(4)保证空气滤清器完好。(5)经常清洗滤油器。(6)、及时更换变质的密封件。(7)控制使用油温不高于60℃和及时换油。